首页 业界 书画 名家 评论 展览 拍卖 藏品 文化
华夏典藏网 > 书画 > 正文
2025 06/30 14:03
文章来源 互联网 文章编辑 媒体人 文章访问

潘公凯 | 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是什么?

列女仁智图 局部 宋摹本  从顾恺之的时代开始,中国画就不再将“酷肖对象”作为第一重要的目标,认为画得像并不特别重要。当时的顾恺之提出了写神论,将“神”与“形”区分开来,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,而在西

列女仁智图 局部 宋摹本

  从顾恺之的时代开始,中国画就不再将“酷肖对象”作为第一重要的目标,认为画得像并不特别重要。当时的顾恺之提出了写神论,将“神”与“形”区分开来,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,而在西方古典画论里,从来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,“形”和“神”是一体的。

  中国的哲学,无论是儒学还是老庄,都特别强调精神气质,不太强调物质性。“形而下为器,形而上为道”,大家都认为道是很高的,而器是很低的,即便画得像,其实也是很低的,只有把“神”画像了才是很高的,才跟“道”比较接近,所以大家都往“道”的方向努力。

《潇湘图卷》

  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很高,他的画作属于南派山水。五代的南派山水与北派有一些不同的地方,南派山水的用笔变得比较松灵,“松灵”这个词是中国画论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,它表达的是中国画的笔墨皴法从比较严谨的一种图像,转变成了一种比较放松、比较随意的皴法。

《疏柳寒鸦图》

  就这么一点变化,在当时已经非常重要,就是当时的前卫派,因为它是一种新的画法。当时还发展出一些小支流,例如梁楷的简笔或者是泼墨的画法,这种画法虽然在当时只是极个别的现象,影响并不大,但是这至少可以说明,当时已经有艺术家用这样的方法在作画了。

  那么,从写实的方面来说,其实在宋代以后,中国很多画家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造型能力,他们可以画得很像、很细节,例如可以把一个宴会醉酒的人物表现得很充分,可以看出当时的写实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峰。

1] [2] [3] [4] [5

  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华夏典藏网立场。)

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Copyright © 2018-2025 HXDCW.COM.CN版权所有   All Rights Reserved.
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:67650701   冀ICP备08108040号-139
返回顶部